生物可降解 打造聚乳酸全产业链|投融界专访亓名杰
2020-04-07 14:43:38 来源:中国经济新闻网 评论:0 点击:
近日,投融界平台上的生物技术(聚乳酸)创新中心项目,以聚乳酸为原材料,研发、生产、销售聚乳酸纤维和聚乳酸制品,推动产业发展。投融界专访了项目的创始人亓名杰先生。
投融界:亓总,是什么原因让您创业这个项目?
亓名杰:我从事聚乳酸产业化开发十多年,非常了解这个行业。我认为这个项目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,又能够解决石油资源短缺问题,是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。同时,我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为社会、为国家做一点儿有益的事情,不至于使我们多年的研发成果付之东流,所以我一直坚持这个项目研究开发工作。
投融界:您可以介绍下生物技术(聚乳酸)创新中心项目吗?
亓名杰:创建这个项目的宗旨是通过持续研发和产业化实践,促进这项技术日臻成熟并加以推广,加快我国聚乳酸产业化的进程。项目采取市场拉动战略,从最终产品聚乳酸纤维入手,通过自我积累,不断扩大产能,最终形成一个淀粉——乳酸——聚乳酸——纤维和制品的完整产业链,发挥示范效应。
当聚乳酸纤维和聚乳酸制品对原料——聚乳酸的需求达到3万吨以上时,将启动聚乳酸合成项目,同时引进淀粉和制酸项目。项目最终会建设成为一个集10万吨纤维、10万吨制品、20万吨聚乳酸、40万吨淀粉和30万吨乳酸的全液态产业链的示范工程,形成一个聚乳酸产业新城。新城年产值约150亿元,利税约50亿元,同时通过技术输出,推进我国聚乳酸产业化进程。
投融界:项目从什么时候开始,目前发展到了什么阶段?
亓名杰:我们从2005年开始中试;2008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聚乳酸纤维生产线;2014年建成万吨级聚乳酸纤维生产线;2015年建设聚乳酸合成生产线;2016-2017年与香港美亚集团公司合作开发聚乳酸纤维下游产品;2018年为河北某企业主持聚乳酸纤维生产线的试车投产工作;目前正在与吉林某公司联合开发聚乳酸纤维及制品的应用技术。在以上多年开发工作的基础上,我们筹建浙江生物(聚乳酸)技术创新中心项目。
投融界:项目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是怎样的?
亓名杰:聚乳酸产业属于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,我们采取的商业模式是共赢模式,不但产业链内部需要通过资源整合,提质降耗,协同发展,共同成长。对产业链下游企业,也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。同时,提高广大消费者福祉。
营销方式上,对最终消费者我们通过体验店、连锁店、网络营销等方式,采取体验营销方式,让消费者逐步体验到产品的优异性能;对下游企业我们在多年来积累的合作伙伴的基础上,采取BTB的直销方式,逐步扩大客户群。项目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品牌意识,逐步树立品牌形象,扩大品牌影响,采用品牌营销方式。
投融界:与其他同类项目相比,项目有哪些优势?
亓名杰:聚乳酸纤维与传统化纤相比,除了具有环保、资源可再生的优势外,它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,包括亲肤、透气、滑爽、悬垂、易洗快干、冬暖夏凉、抑菌防螨、耐紫外线等优越性能;与天然纤维(棉麻丝毛)相比,具有资源可再生、服用性好、性价比高等优势。
聚乳酸制品与传统石油基塑料相比,它具有彻底消除白色污染,对人体无毒无害等优势。
投融界:对于项目的发展,您是否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目标?
亓名杰:总体战略;市场拉动,产业链协作,建设带动产业化的示范工程。
总体规划:我们计划用5-6年的时间建设一个聚乳酸全液态产业链示范工程。前三年打基础,后三年树样板。关键是前三年,前三年中关键是第一年,从建设聚乳酸纤维起步,取得持续发展的第一桶金。第一年重点是项目建设、第二年的重点是扩大产能、第三年的重点是准备上市。后三年的重点是通过自我积累和企业上市取得资金,启动产业链联动工程。
投融界:您如何看待项目所属行业的市场前景?
亓名杰:2018年我国化纤产量是五千多万吨,塑料产量是九千多万吨。国家发改委提出以生物材料替代石化材料,即使替代1/10,也是个天文数字。
目前,我国只有少量聚乳酸制品产能,聚乳酸纤维产能也不到二万吨。关键是聚乳酸产业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一旦项目顺利投产,产品投放市场,很快会引起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。估计十四五期间,我国的聚乳酸产业会出现一个井喷式发展。
投融界:盈利能力是一个项目的重要方面,项目有哪些盈利点?
亓名杰:大多数化纤企业利润很低,艰难生存。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计算和市场验证,聚乳酸纤维产品的毛利率大约在30%左右,投资返本期在一年左右。另一方面,聚乳酸纤维能够为下游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,也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切身感受的福祉,这就会促进市场容量的迅速增长。
目前某些聚乳酸制品的价格还高于传统塑料制品,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强制性的禁塑政策的实施,以及产业化进程的加快,成本会进一步降低,这个市场容量也是很大的。
投融界:能否介绍一下您的融资需求?以及您对投资人有怎样的期待?
亓名杰:此次我们计划股权融资5000万元,用于建设起步的年产五千吨聚乳酸纤维项目。项目当年建设,当年投产,投产后通过自我积累扩大产能到1万吨。
我们不但融资,还要融智,通过资源互补,共同发展,希望能与投资方长期合作,共谋大业。为了保证投资者利益,如果投资人有意愿,也可以提前分红。
相关热词搜索:聚乳酸
上一篇:清贫乐民居火锅,你蒸没有吃过的蒸火锅
下一篇:最后一页
